接續符敦國:創意與偏見~個人學習的別有洞天HP29系列),第三場演講是蔡志浩:探索自我、發現世界:從「鑿壁上網」談起。

(左:蔡志浩老師,右:HPX主辦人Richard,先前也有分享過他的UXD演講

蔡志浩老師(雖然已經辭去教職工作,但還真難改口XD)是知名部落格Taiwan 2.0的作者,本身是認知心理學家。

演講一開始,就要求大家:「不要記下我說的話,記下你所想到的事情」,相當特別,我想每一位老師都應該如此要求。

鑿壁上網計畫,簡單來說就是在印度的貧民區(沒人會電腦的地方),在路邊擺上幾台電腦,沒有手冊、沒有老師,任由小孩子自己去摸索出使用方法。Discovery有完整紀錄片,不過TED上也有簡短的演講可以看:Sugata Mitra教授演示孩童們如何自我學習(影片下方有中文字幕可以選)。


關鍵字:主動、合作

一個沒見過電腦的中輟生,可以在8分鐘內自行摸索出如何上網,還會教其他小孩子,顯然他並不是不愛學習,他不但愛,還很樂意教別人。要台灣高中以上的學生慷慨的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,恐怕還不容易咧。

其他一些筆記也寫在HP29總篇裡了,沒看過的請一定要看,接下來要講衍生出來的話題。

找回動機
你學習的動機是什麼?成績?得到老師的賞識?這些都不是重點,重點是更根本的「本質的好奇心」與「分享」(發現了嗎?剛好對應到主動與合作)。但學校教育的重點是這兩者嗎?

就像一個中輟生會主動學習電腦、還教其他人,我們都有一定的好奇心,但為什麼對學校教的東西總是不來勁?其中一個原因是:教育系統很擅長把意義抽掉。

蔡老師說到,他以前讀書的時候,就是覺得有些作業寫起來,除了得到分數外一點意義都沒有,那這種作業他就乾脆不寫,即使被老師跟父母打,他也依然故我。(所以他也想過自己可能有亞斯伯格症候群

相對之下,他在讀中學時,都會在週記上自己選主題寫一篇小文章,這樣的週記反而成為老師爭相傳閱的文章,因為寫作時的出發點完全就是以「分享我的思考」而非「我要拿分數」,因此很用心寫,分享的東西也很有料,而不是玩文字遊戲。(他的這篇文章有提到)

*無視週記格式、每週自選主題寫小文章的事情,我在高中時也做過,真的是蠻有趣的,但我做得沒有蔡老師徹底,現在想起來有點可惜:-P
*思考問題:小孩子不愛「學習」,是小孩子的錯,還是學校的錯?或者是誰的錯?


了解自己
當你拿到來自學校的成績單時,很多父母都只會看最爛的那幾科。然而 你≠最爛的那幾科。所以你應該自己掌握自己擅長與不擅長的領域,沒有人會比你更了解你自己,你只能自己掌握。


肯定自我、信任自己
不要活在別人的期待,也不要期待父母能了解你(父母可能只會看你最爛的那幾科),也就是說,不要當乖乖聽話的小孩,而要知道自己在幹什麼、然後大聲說「我管你的!我就是要這樣做!」。
呼應到Steve Jobs在Stanford給畢業生的演講:「你們的時間有限,所以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生活裡。不要被教條所侷限--盲從教條就是活在別人思考結果裡。」
了解自己,也肯定自己了,就要繼續相信下去。


從探索自我到發現世界

一定強迫自己去投入一些事情,事情可以是自己喜歡的,但也可能是不喜歡的事,只要是你知道對你有幫助的事,都可以跳進去做,但無意義的事就免了。

討厭的東西的訓練也是有幫助的,邊做邊學,都可能訓練你基本的態度,以及未來遇到問題時可能是解法的一部分。
呼應「你無法預先把點點滴滴串連起來;只有在未來回顧時,你才會明白那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。所以你得相信,眼前你經歷的種種,將來多少會連結在一起。」(來源還是賈柏斯的演講


找回最初的動機的方法
這可能是這篇裡最重要的章節了,既然正規教育消磨好奇心,那對成人還有什麼補救方法嗎?

強迫自己每天去了解一些之前不了解的東西,最簡單的作法是:在新聞、或聊天中看到不熟悉的事物時,就去Google查、看Wikipedia,以及,看部落格的時候把每個連結點開來讀讀(你看了亞斯伯格症候群條目了嗎?)。

但不要做得太過,因為會花上太多時間,自己稍微拿捏一下。

我不是很確定這麼說對不對,但我猜好奇心會在反覆接觸新知後越旺盛

盡量保持原本的好的習慣,例如你原本就有在週記寫作文的習慣,請繼續保持,如果你本來就有隨意亂翻著看辭典、亂點著看維基百科的習慣,請繼續保持。


會後也有一個人提問:人生低潮時要怎麼度過?
老師回答的大意是:也沒有什麼辦法,這種事情他也經歷過,就是要趁著什麼事都沒得做的時候,好好思考自己的定位、未來要怎麼走、然後做出決定。(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...)